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笔画均呈粗细划一。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扁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
隶书
草书,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章草,是书法的传统书体之一。是早期的草书,始于汉代,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章草是“今草”的前身,与“今草”的区别主要是保留隶书笔法的形迹,上下字独立而不连写。今草,是一种在继承章草的基础上,适应隶书向楷、行体发展趋势和形体上的变化,进一步省减了章草的点划波磔,成为更加自由便略的草体。
章草
今草
狂草,属于草书最放纵的一种,笔势相连而圆转,字形狂放多变,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在章法上与今草一脉相承。
狂草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楷书是从隶书到魏碑演变而来的,其中唐楷代表着楷书的顶峰,如欧体,颜体,柳体等。
魏碑
楷书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接近楷法的叫“行楷”,接近草法的叫“行草”。
行楷
行草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和内涵。
至于所谓的 日 本 书法、韩 国书法,以及 东 南 亚 的书法,都是来自中国,书法的根,在中国。
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注意,甲骨文,并非都是象形文字,有的属于符号文字,有的至今还没有辨认。
关于甲骨文,是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存在不同的认识,因为在甲骨文之前,其实中国早就有了记录事物或者占卜的文字,当然可能不能称其为真正的文字,为何不能称其为文字,有一个原因是,国外一般称之为文字的,必须要大量的出土文物作为佐证才行,而中国在甲骨文之前,还没有发现有出土的记载文字的文物。
不过,没有发现,并不等于没有啊,我们中国历史悠久,指不定在很早很早之前,就有了文字呢,只是没有找到而已。
当然了,国际上承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就是甲骨文了。
甲骨文,出现于殷商时期,刻在动物甲骨上的一种文字。
造型简洁,线条质朴。
有很多甲骨文至今都没有解释出来是什么含义。
甲骨文是清朝末年发现的,一开始当做一种中药材售卖,后来被有识之士认定为珍贵的文物。
从此,身价倍增,于是,大量的甲骨文被发掘。
商周,青铜器广为使用,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一开始叫“钟鼎文”,后来改叫“金文”。
这种字体,有的叫“籀文”,也叫大篆。结构复杂不规则。
这就是“篆体”,中国书法的五体之一。
当然,篆体,不是一个模样,一开始,属于结构特别复杂的就是上面所说的“籀文”,就是大篆体。
到了秦朝,以“小篆”较为盛行。
著名的书法家是李斯。
这种小篆字体,结构均称,美观,偏窄的长方形,线条粗细均等、圆转,结构上紧下松。
小篆,是秦朝的官方字体。
以上讲的是“篆体”,主要是秦代通行的“小篆”,这就是为啥我们常说“秦篆”的原因。注意了,通行字体不等于就这一种字体哦,这个时候,还有别的字体。
到了汉朝时期,流行的是隶书。也是要注意,汉代,也不是就这一种字体“隶书”哦,还有别的字体的,甚至还有篆体、楷书、行书、草书,只不过这些字体还没发展成熟,是雏形而已,所以,为主的字体,就是“隶书”。所以,我们称之为“汉隶”。
隶书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结构雄浑,比如《张迁碑》隶书。有的结构美观秀气,比如《曹全碑》隶书。
到了晋代,有一种字体非常流行,那就是行书,点画连笔,字体活泼,似行云流水。
著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所作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这个赞誉,是唐太宗给的,于是,人们纷纷也按此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也就是说,写行书写得最好的,非王羲之莫属。说实在的,难道就只有王羲之写行书写得好么,当然不是的,有很多比王羲之更好的行书大家,但可惜的是,这个第一的称号已经被唐太宗封好了,哪里还有第二个第一啊,所以,就这么定下来了,一直到现在也是这么称呼。
到了唐代,以楷书为主流。
出现了许多楷书大家,比如欧阳询,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玄秘塔》。颜真卿《多宝塔》。
所以,人们称之为“唐楷”。一说“楷”,就想到“唐”,一说“唐”,就想到“楷”。
当然,也有行书行草,比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那么,草书,其实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各个朝代都有发展、变化。
草书大家,比如汉代的张芝、唐代的张旭。
以上说的就是
注意,这五体,在中国书法演化史上是相互穿插进行的,比如,秦朝不仅有小篆,还有隶书。汉朝不仅有隶书,还有草书。晋代不仅有行书,还有楷书、草书等。
但是,总的来说,可以大致的这样理解:
秦篆、汉隶、晋行、唐楷。
草书呢,以汉代、唐代、宋代为主。
作为中国人,了解这些最基本的知识,是必要的。
虽然我们写字、练字,目的并非成为什么书法家,但是也要知道中国书法的“五体”以及演变历史。
这五种字体,都是中国书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来就是一家,没有什么好歹之分,也没有什么书法非书法之分。
可是,我们现代人,有某些人甚至某些大家们,硬是把楷书,慢慢的看成非书法的行列,认为写得端正的、美观的、板正的、协调的楷书,不是书法,充其量只是写字,这是何等的无知啊,对书法无知,对历史无知,对中华文化无知。谁规定的写得美感的楷书不是书法?还不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丑书大家们规定的,这些丑书大家们,没有写楷书的本事,没有写楷书的天赋,于是就一个劲地贬低和打击那些写楷书写得好的书法家,这其实就是在诋毁汉字文字文化,向着丑化汉字的方向背道而驰,这种思潮和行径,要引起国人的警惕。
中国书法异彩纷呈,但是,基因是美的,不是丑的。
相关问答
[最佳回答]从书法上来分有篆体隶体草体行体楷体以书家的姓氏来命名,像楷书中有欧体(欧阳询)、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頫)等等.1.楷体...
书法字体按传统分类可以分为五个大类:行书字体、草书字体、隶书字体、篆书字体和楷书字体五种,在每一大类中又细分若干小的门类,如篆书按小的门类刻分为大篆、...
[最佳回答]蚕头燕尾,中正平和(隶书)狂放不拘,飞扬飘逸(草书)行云流水,舒展有型(行书)中规中矩,棱角分明(楷书)
先回答书法分哪些书体,现简而言之:1,正书:包括楷书、隶书、篆书、魏碑等。2,行书。如《兰亭序》3,草书:章法、小草、大草(狂草)区別各类书体可用以下方法...
现在中国大陆使用的是简体中文,台湾使用的是繁体中文。1、篆书。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4...
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1、篆书:字的结构成纵势,布白对称匀称,用笔中锋圆转,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具有遒劲、圆润的美,被称为玉箸篆,象玉质的筷子。2...
中国书法分为5种: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1、篆书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主要用于占卜。笔法瘦...
电脑常用字体有很多,标准系统安装时自带常用字体汉字主要有:宋体、仿宋体、黑体、楷体等。电脑系统字体在安装WORD等文字编辑软件时还会自动添加新的字体,如方...
[回答]书法字体篆书「篆书」是一种呈现曲直相映乐趣的文字。广义的篆书,包括甲古文及金文,此处的篆书特别只大篆及小篆。一般将秦以前的古文及籀文称之为...
目前在计算机上使用的汉字字体已超过100种毛笔字的种类书法演变而来的字体,如楷体、仿宋体、行楷、隶体、魏体、舒体、颜体、瘦金体等。2.毛笔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