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上有五种文字,即:汉字、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 下面以面值100元的人民币为例进行简单说明:
除汉字外,人民币背面右上角还有四个少数民族文字,意为“中国人民银行100”。 四种少数民族语言分别是左上蒙古语、右上藏语、左下维吾尔语、右下壮语。 从形式上看,这四种民族文字比较容易区分。 蒙古文是从上到下竖写的,行是从左到右写的。 藏文的辅音上部有一条横线,基本齐平。 维吾尔文是一种精简文字,从右向左书写。 壮文使用拉丁字母,与汉语拼音字母相同。
部分
01
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是全国各民族交流的工具。 汉字是汉民族的祖先创造的文字。 从殷商甲骨文算起,已有三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一直延续至今,从未间断。 汉字数字有两组:大写和小写。 人民币使用大写数字。 大写字母的“二六”是简体字,对应的繁体字是“二六”。 新中国成立后,汉字得到简化。
部分
02
蒙古文字,又称蒙古文,是用来记载蒙古语言的。 它始建于13世纪。 字母的读音、拼写规则、文体都与回鹘文相似,称为回鹘式蒙古文。 在清代,蒙古文和满文几乎享有同样高的地位。 皇家建筑上的许多匾额都是用汉、满、蒙、藏文字组合书写的。 这一时期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蒙古大藏经。
部分
03
藏文是用来记录藏语的。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后,派遣大臣图米桑布扎前往天竺(古印度)学习梵文和佛教。 回国后,他模仿印度梵文天成体,创作了藏文。 藏文是一种注音文字,有34个字母,其中元音4个,辅音30个。
部分
04
维吾尔语,简称维吾尔语,是用来记录维吾尔语的。 公元7世纪,维吾尔族开始使用突厥文字作为书写语言。 十世纪,随着佛教的传入,回鹘文取代了突厥文。 11世纪,随着伊斯兰教传入新疆,阿拉伯文取代了维吾尔文,成为现代维吾尔文,从右向左横写。
部分
05
壮文字是用来记录壮语的。 1980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积极筹备恢复壮语培训、出版、推广等有关机构。 同时,他们对壮语方案进行了一些修改,废除了拉丁字母以外的26个字母。 修订后的壮语规划于1982年3月20日公布实施。
有这样一种动物,人们对它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在于它的形象特征,在很多文明的文字和文物中,在不少动物园中都有它的身影。陌生则在于人们对它的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存在误解,对它的家谱和演化也不了解。
它就是狮Panthera leo,同虎(Panthera tigris)一样,是地球上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也是家喻户晓的顶级掠食者。今天就来说说狮子的家谱和菜谱~
现代狮,作者拍摄于天津自然博物馆
狮子、老虎、豹到底是啥关系?
狮子隶属于食肉目猫科下面的猫亚科(Felinae)—豹族—豹属这一分支,豹族动物在约1200万年前和家猫、猎豹、兔狲等所在的猫族这一家分开。
而老虎,花豹(Panthera pardus),美洲豹(Panthera onca)和雪豹(Panthera uncia)也都是它在豹属的本家,五位本家的最近共同祖先诞生于400多万年前,随后又分成两个分支。
其中一支是豹属在欧亚大陆的演化支,包括老虎和雪豹,另外一支则是豹属在非洲大陆的演化支—也就是狮子花豹和美洲豹,它们后来在冰河世纪的时代来到了其他大洲,正如古人类一样。
370万年前的非洲东部,已经有些地方从森林变成了相对干旱的草原,此时狮子的老前辈原初豹(Panthera principalis)也从森林之中走了出来。
这一时期的原初豹平均体型不逊于现代的狮子。240-170万年前,出现了同样体型不逊于现代狮的沙氏狮(Panthera shawi)也出现在东非的草原之上。
此外,狮子所在家族也在260万年前同花豹分道扬镳,逐渐向着现代狮进发,并且同当时占据非洲草原的锯齿虎(Homotherium)和巨颏虎(Megantereon)等剑齿虎亚科成员开启了竞争。
约60-80万年前,狮子家族当中有一类更适合冰河世纪扩张的草原的成员异军突起,进入了欧亚大陆。这就是体重能达到400公斤,是为史上最大猫科的化石狮。
化石狮在进入欧亚大陆之后,发生了门齿和颌部等形态方面的变化,化作体型适度缩水但是依旧能长到两三百公斤甚至更大的洞狮(Panthera spelaea)。
洞狮是冰河世纪欧亚大陆和阿拉斯加,以及加拿大西部的北境之王,连中国东北也是其活动范围。学界推测它们相比于现代狮,它们可能是独居或者小群体生活的。
还有一些化石狮则在亚洲东部演化为杨氏虎(Panthera youngi),这并不是老虎而是现代狮亲族,曾经在北京周口店威胁着北京猿人的生存。
更有一群狮子在冰河世纪最后几十万年,远征到了北美大陆的腹地以及南美洲,这就是残暴狮(Panthera atrox),平均体重比起洞狮大一些的它们英文名字是American lion,货真价实的美洲狮。
今天我们常说的美洲狮(Puma concolor)并非狮子—而是属于和家猫一样的猫族动物,和狮子的亲缘关系差得很远。
现代狮在哪?
注解:现代狮Panthera leo这一物种和上文提到的杨氏虎,洞狮,残暴狮以及化石狮都可以统称为狮子,但是它们是否为同一种生物学界存在争议。当然除了现代狮以外其他的已灭绝狮子常被称为“无鬃狮类”。这背后和它们没有鬃毛有关,根据基因组学相关推测,现代狮的雄狮毛发是在和无鬃狮类分家之后独立演化出来的,在约32-19万年前出现。
远征的同时,狮子也有守家的部队,这就是现代狮(Panthera leo)。现存的所有狮子在约25万年前左右分成两大分支,一大分支主要分布在亚洲西南部,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等地(偏东的埃塞俄比亚、刚果金等地也有,另外非洲北部也是它们的历史分布区域),是为北方狮亚种(Panthera leo leo)。
北方狮亚种就是文殊菩萨坐下的狮子,也是狮身人面像的原型,伊索寓言故事里面的狮子,还有古罗马斗兽场里面从其他地方找到的狮子也是它—毕竟这些故事设定的背景就在北方狮亚种分布区域里面。
注解:传统分类学上狮子曾被划分为多个亚种,但是这些亚种往往是过于基于形态(例如鬃毛)等,本文提到的二分法主要是基于基因组的分法
另外一波则是分布在非洲南部和东部的稀树草原,沙漠甚至是火山口边上,这就是南方狮亚种,是纪录片里面的常客。南方狮的平均体重大于北方狮且有着更大的雄性联盟组队(小雄狮长大离开家时候和兄弟们组成的“帮派”,雄性群体,里面是有它的兄弟和结拜兄弟)。
不过总体来看,它们两者体重大致在100-270公斤之间,小于残暴狮和洞狮,也比起和它们同属于现代狮但是年代更早的前辈小一些。
冰河世纪的最后数万年到冰河世纪结束之初(1.2万年左右),现代狮从非洲扩张到了亚欧大陆(主要是来到西南部亚洲),甚至一度来到斯里兰卡形成了狮斯里兰卡亚种(Panthera leo sinhaleyus)。
守家又进行小扩张的现代狮,同自己海外的亲戚们一起达成了横跨美非欧亚四大洲的分布。
面临危机
在冰河世纪结束之际,伴随着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和猎物减少。狮子被打回了亚洲西部,西南部和非洲大陆,残暴狮和洞狮已经绝迹,只剩下现代狮。
在人类文明时代,亚洲西部和西南部的狮子遭遇了大肆猎杀而终绝迹(只剩下印度的吉尔国家公园里面还有500多只野生狮子),上世纪上半叶非洲北部的狮子也没有了,而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狮子种群甚至只剩下数百只。
南方狮亚种的处境好了不少,但是一些疾病威胁(例如结核病等)、以及偷猎、人兽冲突等依旧威胁其生存。
如今地球上的野生狮子只剩下数万只,比起不足万的野生老虎和雪豹的数量还算可观,但是威胁依旧是没有停止,怎么保护它们依旧是个难题。
狮子爱吃什么?
威风八面的掠食者狮子具有粗壮的犬齿,短宽的颌部以及头骨上相对不突起的眶上突,还有硕大,富有弹性的声带和相应的舌骨结构帮助其发出“河东狮吼”的神功。
这些威风八面的家伙吃什么呢?
这要看狮子住的地方有什么好吃的~
狮子猎物的平均体重大小是猫科第一,毕竟平原斑马,非洲水牛和长颈鹿等各种大家伙都会成为其主食(总体来看狮子会喜欢在190-550公斤之间的猎物)。
相比于雌狮,雄狮的猎物平均体重会更大,在这里还需要说一下,“雄狮不狩猎”就是谣言,有些“妻妾成群的雄狮”和其兄弟会吃软饭,但是更多的有妻妾的雄狮还是自己捕猎居多,它们也会帮助对象去对付非洲水牛等大猎物,而还没对象的帮派雄狮更是要靠自己。
根据万基国家公园内的调查,非洲水牛在当地的雄狮食谱占比为56%且高于雌狮的33%,在旱季晚期的雌狮会选择疣猪和斑马作为猎物,而在旱季早期则会捕食长颈鹿等。克鲁格国家公园内的调查则发现,雄狮的猎物偏好是偏向于体型大的非洲水牛,而雌狮则是相对小的平原斑马和角马。
其他一些地方的狮子则不同,旱季的博茨瓦纳等地,狮子还会猎杀未成年的非洲草原象。印度吉尔国家公园里面狮子的主食是白斑鹿(Axis axis)。
如果放到纳米比亚靠近海域的沙漠,当地的鸬鹚和企鹅,还有海边的海狮则成为了狮子的主菜—当地没有太多的羚羊和斑马。
狩猎时,面对较小型的猎物会选择咬断其颈椎骨,而较大型的猎物则会选择咬住喉管或者口鼻使其窒息而死。如果面对长颈鹿等大型猎物,则会选择从背后偷袭。对付非洲水牛则会选择缠斗,使其筋疲力尽然后捕食。
狮子奔跑的冲刺速度在45-60公里每小时之间,2018年则有记录发现狮子奔跑速度达到了78公里每小时,这个速度足以给很多猎物带来震撼,当然狮子修长的犬牙和咬肌上的肌肉,四肢和利爪则更是能告诉猎物死神的降临。
注解:除了雪豹以外其他的豹属动物也会“河东狮吼”这一招,就是发出浑厚的咆哮。
参考文献:
Barnett, R.; Mendoza, M. L. Z.; Soares, A. E. R.; Ho, S. Y. W.; Zazula, G.; Yamaguchi, N.; Shapiro, B.; Kirillova, I. V. et al. (2016). "Mitogenomics of the Extinct Cave Lion, Panthera spelaea (Goldfuss, 1810), Resolve its Position within the Panthera Cats". Open Quaternary 2: 4. doi:10.5334/oq.24.
http://taxonomicon.taxonomy.nl/TaxonPositions.aspx?id=109074&src=0
Kitchener, A. C.; Breitenmoser-Würsten, C.; Eizirik, E.; Gentry, A.; Werdelin, L.; Wilting, A.; Yamaguchi, N.; Abramov, A. V. et al. (2017). "A revised taxonomy of the Felidae: The final report of the Cat Classification Task Force of the IUCN Cat Specialist Group". Cat News Special Issue 11: 71–73.
Broggini C, Cavallini M, Vanetti I, Abell J, Binelli G, Lombardo G. From Caves to the Savannah, the Mitogenome History of Modern Lions (Panthera leo) and Their Ancestors. Int J Mol Sci. 2024 May 10;25(10):5193. doi: 10.3390/ijms25105193. PMID: 38791233; PMCID: PMC11121052.
Sherani, S., Perng, L., & Sherani, M. (2023). Evidence of cave lion (Panthera spelaea) from Pleistocene Northeast China. Historical Biology, 35(6), 988–996. https://doi.org/10.1080/08912963.2022.2071711
Hemmer, H. (2011). "The story of the cave lion – Panthera Leo Spelaea (Goldfuss, 1810) – A review". Quaternaire 4: 201–208.
Bertola, L. D.; Jongbloed, H.; Van Der Gaag, K. J.; De Knijff, P.; Yamaguchi, N.; Hooghiemstra, H.; Bauer, H.; Henschel, P. et al. (2016). "Phylogeographic patterns in Africa and High Resolution Delineation of genetic clades in the Lion (Panthera leo)". Scientific Reports 6: 30807. doi:10.1038/srep30807. PMID 27488946. Bibcode: 2016NatSR...630807B.
Hemmer, H. (October 19, 2022). "The identity of the lion, Panthera principialis sp. nov., from the Pliocene Tanzanian site of Laetoli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molecular dating the pantherine phylogeny, with remarks on Panthera shawi (Broom, 1948), and a revision of Puma incurva (Ewer, 1956), the Early Pleistocene Swartkrans "leopard" (Carnivora, Felidae)". Palaeobiodiversity and Palaeoenvironments 103 (2): 465–487. doi:10.1007/s12549-022-00542-2.
Argant, A.; Brugal, J.-P. (2017). "The cave lion Panthera (Leo) spelaea and its evolution: Panthera spelaea intermedia nov. subspecies". Acta Zoologica Cracoviensia 60 (2): 58–103. doi:10.3409/azc.60_2.59.
Chimento N R, Agnolin F L. 2017. The fossil American Lion(Panthera atrox) in South America: Palaeobiogeographical implications. Comptes Rendus Palevol, 16(8): 850–864.
Hunter, L.; Barrett, P. (2018). "Lion Panthera leo". The Field Guide to Carnivores of the World (2 ed.). London, Oxford, New York, New Delhi, Sydney: Bloomsbury. pp. 46−47. ISBN 978-1-4729-5080-2.
Nicholson, S., Bauer, H., Strampelli, P., Sogbohossou, E., Ikanda, D., Tumenta, P.F., Venktraman, M., Chapron, G. & Loveridge, A. 2023. Panthera leo.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23: e.T15951A231696234. https://dx.doi.org/10.2305/IUCN.UK.2023-1.RLTS.T15951A231696234.en. Accessed on 27 April 2024.
First Asian record of Panthera (Leo) fossilis (Mammalia, Carnivora, Felidae) in the Early Pleistocene of Western Siberia, Russia Marina V. SOTNIKOVA, Irina V. FORONOVA
First published: 30 December 2013
https://doi.org/10.1111/1749-4877.12082
Yamaguchi, Nobuyuki; Cooper, A.; Werdelin, L.; MacDonald, David W. (2004). "Evolution of the mane and group-living in the lion (Panthera leo): a review". Journal of Zoology 263 (4): 329–342. doi:10.1017/S0952836904005242.
Davidson Z, Valeix M, Van Kesteren F, Loveridge AJ, Hunt JE, Murindagomo F, et al. (2013) Seasonal Diet and Prey Preference of the African Lion in a Waterhole-Driven Semi-Arid Savanna. PLoS ONE 8(2): e55182. doi:10.1371/journal.pone.0055182
Barnardo, T., Tambling, C.J., Davies, A.B. et al. Opportunistic feeding by lions: non-preferred prey comprise an important part of lion diets in a habitat where preferred prey are abundant. Mamm Res 65, 235–243 (2020). https://doi.org/10.1007/s13364-020-00481-3
Wilson, A. M.; Hubel, T. Y.; Wilshin, S. D.; Lowe, J. C.; Lorenc, M.; Dewhirst, O. P.; Bartlam-Brooks, H. L.; Diack, R. et al. (2018). "Biomechanics of predator–prey arms race in lion, zebra, cheetah and impala". Nature 554 (7691): 183–188. doi:10.1038/nature25479. PMID 29364874. Bibcode: 2018Natur.554..183W
Estes, R. (1991). "Lion". The behavior guide to African mammals: including hoofed mammals, carnivores, primat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369–376. ISBN 978-0-520-08085-0.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027029
张凯,沈雪丽,刘凯怊,姜皓,&江左其杲.(2023).猫科动物的分类——分子系统学框架和化石证据.动物学杂志,58(1),1.
作者:大清神龙
责编:董小娴
审核:刘鲲 李培元
来源: 蝌蚪五线谱
相关问答
答:数字0中间有一横是希腊字母theta。输入θ方法:点击搜狗输入法中的工具箱。然后点击进入符号大全。进入符号大全后,点击进入希腊拉丁页面,就可以看到θ了...
数字0(零)中间有一斜线,是为了与字母O(欧)区分,这种字体很多,如:Starmap(包括starmap、starmaptruetype等)Digit(包括digitgraphics等)夸张一点...
这个斜杠代表着ProximaNova中的零。在ProximaNova字体中,数字零有一条斜杠。而这个斜杠(/)在电脑中的编码表达上就是代表斜杠,所以当我们选择ProximaNova...
"0"中间有斜杠的字体通常被称为"零斜杠"字体,也称为"斜线零"字体。这种字体设计上的特点是在数字"0"...
这是早期计算机为了区别英文字母O和数字0,在数字0的中间加一个协杠,以示不同。随着计算机字体的丰富,这两个字的区别也可以显示出来,就不再加那个斜杠了。这...
答:数字0里带斜线不属于一个字体,是是早期电脑上出现的写法加一斜杠为了区分字母0欧和0,随着不断进步,这个字已不存在了。答:数字0里带斜线不属于一个字体,是...
o中间加一竖是:Φ,表示直径的符号,读fai,发第四声。详析:Φ,表示直径的符号。如果要表示一个圆的直径的方法是:Φ加表示这个圆的字母。如ΦO,ΦA,...o中...
全部字母都是心形的不知道楼主是否能用。heartfont.ttfhearts.ttf等等。如果是只想字母O和I是心形的,实在找不到字体,自己用软件做一个吧。全部字母都是...
[回答]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元、角、分、零、整(正)壹佰壹仟壹万
数字零有一斜杠的字体名称有多种,例名称为"WST_***"的字体都是,在WINDOWS系统的写字板中可充分使用数字零有一斜杠的字体,不必另外去下载。如果你有兴趣把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