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隶书书法,图文并茂,介绍得太专业了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碑高253厘米,宽123厘米,隶书,字共20行,满行 45字,有碑阴5列,篆额佚失无存。东汉中平二年(公元 185年)十月,由王敞等人镌

立明万历初出土于陕西郃阳(今陕西合阳)莘里村,在明代末年,相传碑石断裂,人们通常所

见到的多是断裂后的拓本。1956 年移立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

该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品,在汉隶中此碑独树一帜,是保存汉代隶书字数较多的一通碑刻,字迹娟秀清丽,结体扁平匀称,舒展超逸,风致翩翩,笔画正行,长短兼备,与《乙瑛》、《礼器》同属秀逸类,但神采华丽秀美飞动,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态,实为汉隶中的奇葩。它以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于世,因此历来为书家所重。清万经评云:“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孙承汉评其书云:“字法遒秀逸致,翩翩兴《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至宝也。”

清梁巘:学隶初临《曹全》易飘。(《评书帖》)

清朱履贞:惟《曹全碑》,明季始出土,于汉碑中最为完好,而未断者尤佳。迩来击拓既久,字迹模糊,时人重加刻画,惟碑阴五十馀行,拓本既少,笔意俱存。虽当时记名、记数之书,不及碑文之整饬,而萧散自适,别具风格,非后人所能仿佛于万一。此盖汉人真面目,壁坼屋漏,尽在是矣。(《书学捷要》)

清孙退谷:《曹全完碑》万历间始出郃阳土中,惟一“因”半缺,余俱完好。且字法遒秀。清康有为:至于隶法,体气益多,秀韵则有《曹全》、《元孙》。(《广艺舟双楫》)

释文:君讳全,字景完,敦煌效榖人也,其先盖周之胄。

评析《曹全碑》字迹娟秀清丽,结体扁平匀称,舒展超逸。

释文:武王秉乾之机,翦伐殷商,既定尔勋,福禄攸同,

评析:此碑神采华丽,秀美飞动,萧散自适,别具风格。

释文:封弟叔振铎于曹国,因氏焉,秦汉之际,曹参夹;

评析:此碑以圆笔为主,字距大于行距,有穿连字,如 “国” 有增笔字,如“氏”。

释文:止右扶风,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或家 ;

评析:临摹者在书写时尤为注意这四个“或”字的不同写法,比较“武”字的古今异同。

释文:敦煌,枝分叶布,所在为雄,君高祖父敏,举孝廉;

评析:注意隶书的书写中“煌”字省去了右边的短撤, “敏”字左边的短撇写作竖点。

释文:武威长史,巴郡朐忍令,张掖居延都尉,曾祖父;

评析:注意左右结构字的穿插避让,如“掖”“尉”“祖”。

释文:述,孝廉,谒者,金城长史,夏阳令,蜀郡西部都尉;

评析:注意《曹全碑》中横画的平直,俯仰,欹侧关系,如 “谒”“全 “都”等。

释文:祖父凤,教廉,张掖属国都尉丞,右扶风隃糜侯;

评析:注意“孝”字的穿连, “属”字的增笔, “糜”字的上下包容关系。

释文:相,金城西部都尉,北地太守,父琫,少贯名州郡 ;

评析:注意“西”与“贯”两字中的蚕头燕尾,各具特色。

释文:不幸早世,是以位不副德,君章龄好学,甄极毖;

评析:注意隶书“以”字的书写, “章”字的起笔点画写作短短横, “甄”字的瓦字旁写作反“月”字。

学隶书掌握这11张图就够了

【漢隸書舍】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同意转载,请联系删除

起笔藏锋,以圆润居多。尖点起笔略带方势,形如木楔,出锋不宜太尖锐。长点也多呈尖尾,收笔要缓,形态迟钝。

点在字形中多起辅助作用,方向和体态随结构而变。一字中有多点出现时,有中有所变化;注意在统一点作组合使用时,有明确的秩序感。

隶书横画有主副之分,主笔横形态明确,且左右发挥。曹全碑的主笔横有水平形和覆舟形两大类,起笔均藏锋,但形态有圆、方、弯的变化。主笔横在后半段笔锋逐渐按下,然后提锋收笔,收笔出锋不宜太快,锋尖含浑不锐利。

在有些字形中,因结构限制,横画只能向第二行字例中,虽然横画右发挥,具有主笔横画的形态,也因为结构限制,不作左右夸张发挥。

另外,副笔横画的各种形态,其中也有水平形和覆舟形的变化。和主笔横画相比,副笔横画取势平和,笔法变化不大。曹全碑的副笔横画大多有前重后轻的特点,收笔略呈迟钝的尖势。

曹全碑的坚画起笔多藏锋成圆势,收笔则尖尾竖状如"悬针",但尖头有尖和圆的变化。尖尾如悬针,但尖头不锐利。另一类"垂露"竖,起笔后逐渐按锋下行,收笔要回锋。

曹全碑中的竖画大多笔势变化不大,头尾均呈圆浑状。注意竖画基本都呈垂直形,有时偶有变化,但不宜明显倾斜。

在遇到两竖并立的字形时,隶书往往将左竖画发挥成弯尾状以求得变化,典型的如"门"字类字形。弯尾竖上半段写如竖,在中部

或尾部才向左弯出,其形态又有种种变化。左右结构中左侧的竖画也多写成弯尾竖,如报、扶、德等字;四行是中心竖画发挥为弯尾竖的字例。

这种弯尾竖在后来的楷书中有的回归为竖;有的变化为撇;有的则演化为竖钩,因此不能从楷书的角度推想隶书的写法。

撇画有主副之分,主笔撇画又可分为斜撇、直撇两大类。斜撇起笔即向左斜出,体态修长飘逸,成为隶书的典型笔画之一。直撇的字例,其形态与弯尾竖犬致相同,先直下再左斜。撇画起笔要藏锋,结笔多回锋。

带钩尾的撇画在收笔时笔锋回转挑出。撇画为副笔,不作大的发挥变化。多个撇画组合使用时,主次变化不明显,其倾斜方向大致相近,有一种秩序感

捺画也是隶书中的典型笔画之一。主笔捺画有斜、平之分,斜捺如第二行字例,起笔即向右斜下.平捺体势稍平,多使用在走车及心底一类的字形中。捺画书写时要注意笔的提按变化,结笔出锋要略缓,锋尖不能太尖锐。副笔捺画则表现为有形无势,不作大的发挥变化。

严格地讲,隶书中没有典型的钩画,如转、时、弟等字仅在收笔时略微弯出变化,而大多字例都写如弯竖。曹全碑中立刀旁最有钩的特征,其取势较平,与竖画相接近于直角,出锋不宜太快,锋角不宜尖锐。像"民'字类的挑钩,可以分作两笔写出,典型的如"氏" 的写法。

篆书无明显方折笔面,自隶书开始才有了明确的折法。折画如不作夸张发挥,一般都是由横竖或坚横两个直画组合而成,从第一行字例中,可以清楚看出折画是分两笔搭接而成的。竖画接主笔横画发挥成主笔的字例,其中巴、流、完、先等字的折画宛如一笔写成,所以两笔相接要连续进行,转换时用它要灵动,不可积墨成团。

各种折画在起初练习时以两笔写成为好,逐步熟练后即可随势连写而成。在曹全碑中,有些字的折画其折转处流畅圆润,行笔轻灵中见果断,稍有迟疑就会滞留墨溃,因此关键在"熟能生巧"。

曹全碑中有不少字形的折画两笔分离,各自成画,但彼此间仍有气息相通,特别是横画收笔要轻而虚,给竖(或点)的起笔留有余地。

斜折也有断和连的变化,其转折处写法与其他折画相同。折画连续出现时(如第四行字例),折转处要虚实相济,彼此之间在统一中见变化。

《秦汉印统》卷之一(上)

相关问答

隶书字体有什么特点,它和楷书又有什么区别?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楷书的特点是字画横平竖直,结构紧凑,气势流畅,形...

怎么样在word中添加新字体(隶书)?-ZOL问答

在windows系统的控制面板中,找到“字体”,在其中安装“隶书体”字库,之后Word中就有隶书体可用了,其他所有调用字库的软件也能用上隶书体了。2222222222222222...

关于“隶书”字体使用权范围-MicrosoftCommunity

[回答]了解到您想咨询使用office内置隶书字体制作道具字幕是否侵权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属于法务问题吧,已经超出本论坛的支持范围,建议您可以直接致电微...

在书法里面,除了楷书和篆书,还有什么书?

传统说法,书体一般有楷、隶、行、草、篆五体。因此了楷书和篆书以外,还有隶书、行书、草书三种字体。篆书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分为大篆和小篆,其中甲骨文、石...

隶书一共有多少种体?

隶书有《汉.曹全碑隶书水写字贴》、《上军大将军曹真残碑》、《张迁碑》、《乙瑛碑》《史晨碑》、《礼器碑》、《好大王碑》、《衡方碑》等等。隶书有《汉.曹...

电脑里边没有隶书字体怎么办啊?

如果电脑中没有安装隶书字体,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下载和安装:打开浏览器,进入字体下载网站,例如“字体之家”、“字客网”等。在搜索框中输入“隶书”,...

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楷书:楷书又称"正书""真书...

隶书字体是哪种书法?

应该是楷书形式,盛于汉朝。应该是楷书形式,盛于汉朝。

硬笔书法中,什么字体会好看一点?

我是雨夜构想我来回答问题。好看与否都是个人喜好问题,你心中倾向于那种字体,那种字体就最好看。任何事物只要被人分好坏就已经是在让你选边站了。两种答案不...

word里的隶书字体怎么弄出来啊?

在word中添加隶书字体的方法是先下载隶书字体并添加到电脑中后在word软件界面中选择,具体方法如下:1、打开任意浏览器,在网络上下载隶书字体(后缀名为.t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