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介绍的是龙门二十品之一的《牛橛造像记》碑,全称《太和十九年十一月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橛造弥勒像记》,碑文字体端庄整肃,龙门二十品之一。是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氏(后改”尉”姓)为亡去的儿子牛橛所造,过去曾有牛橛龛之称。造像碑座中间雕刻莲花一朵,左右二力士抬手作托举状,形象生动逼真。
牛橛造像龛在古阳洞北侧,位于杨大眼龛上方。圆券形,龛楣刻十一童子牵花绳,童子手持莲花,二童子间刻莲花蕾,两端各一飞天,飞天头前一浅雕小飞天。二狮蹲距弥勒膝下,交脚下刻力士,手托弥勒双足。龛楣下方左右,身着胡服的供养人。主尊是戴宝冠交脚弥勒坐像,为弥勒上兜率天宫时的菩萨形象。头光内刻莲花,外刻七身坐佛。背光外参外层火焰纹由各以坐佛为中心的十七组火焰纹组成,内层十身飞天分两侧相对以璎珞供养。
释文: 太和十九年十一月,使持节司空公长乐王丘
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橛请工镂石,造此
弥勒像一区,愿牛橛舍於分段之乡,腾逰无碍
之境,若存托生,生於天上诸佛之所,若生世界
妙乐自在之处,若有苦累,即令解脱三涂恶道,
永绝因趣,一切众生,咸蒙斯福。
再来欣赏一下单字高清
文·段宏刚
何谓英雄?
是指那些智勇双全、大义凛然,善于为正义而做出巨大牺牲的人。
历史上不乏英雄,英雄的名字和故事,会跟时光一样,变成不朽的传奇。
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中心,屹立着一座中国最大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 ,它专门为缅怀近现代英雄而建。它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建筑,更像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后建造的首个国家级公共艺术工程,从提出方案、设计、建造到竣工,前后历时9年完成,全高近38米,重60吨,正面镌刻着毛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背面的中心镌刻着周总理用小楷题写的碑文。
说起人民英雄纪念碑,70后、80后并不陌生,这些人读小学时,学过一篇同名文章,由此知道世上有这么一座雄伟而特别的建筑,心中瞬间会升起崇敬之情,想着一定要发奋读书,将来到天安门前一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风采和雄姿。
毛主席在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以行书写成,用笔行云流水,风格博大雄浑,气势恢弘壮阔,文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让英雄之实呼之欲出。给其做了镏金处理后,这些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进一步凸显了英雄的作用、价值和意义。
可以说,“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把文学内涵和书法趣味完美地结合在一体,流露出一种浑然天成的艺术张力。
背面的碑文只有150字,由毛主席和周总理合作完成,文字内容由毛主席创作,题写出自周总理之手,内容为: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方案是在1949年10月提出,随之成立了专家组,主要成员有梁思成、林徽因、魏长青、吴作人、郑振铎、刘开渠等,都是各自行业内的翘楚。
为了取得更好的设计效果,专家组一边研究、规划,一边向全社会征集纪念碑的设计方案,得到了许多人的响应。
两年多时间里,收到了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方案多达240多件。
1952年上半年,通过各种方式征询完人民群众的意见后,专家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最终确定了纪念碑的造型。
1952年8月1日,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动工,在4年后建造完成,从此屹立在天安门广场,成为缅怀英雄先烈的实物见证。
1956年6月9日,毛主席在信纸上题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字,每个字有拳头那么大。如果把这些字镌刻在纪念碑上,至少需要放大20倍以上。
起初,工作人员借助投影机将字体放大,按照放大的字体轮廓把字描下来,没有想到的是,用这种方法描摹下来的字丧失了手写体的神韵。
最后,由著名篆刻家魏长青出马,他认真分析完这八个字的特点后,一丝不苟地描摹好,然后放大加工出来,又通过照相技术将其缩小20倍,仔细跟毛主席的手写体对照。通过多次对比,发现跟原作不差毫厘后,最后才由技艺精湛的石匠将其雕刻在石碑上。
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时任美术组组长,看到毛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字很满意,就产生了邀请周总理题写碑文的想法。
为了表现自己的诚意,刘开渠按照碑身的大小比例,打了一张带有格子的纸张送到周总理手中。言外之意是让周总理写出工整的、大小一致的字体。
周总理收到格子纸张后,放下手中的工作,闭门不出,把150字的碑文连续写了41遍,直到第41遍他才感到得心应手,写得很满意。
然后,他把写好的碑文亲自送到纪念碑工地,谦虚地对刘开渠说:我躲到北戴河练了一个星期的字,你看行不行?
现场工作人员对周总理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大为赞叹,对他刚柔并济的字体更是赞不绝口。
实际上,周总理出生在书香门第,自幼就受过严格的书法教育,对书法的理解很深刻,他的书法以魏碑和二王入手,然后博采众长,最终自成一体。
在周总理眼里,书法是个性气质和思想情感的外在映射,在不同时期,他都能探索和构建出不同的书法面貌。这源于他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又较早地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学习书法时,他能做到学古不泥古,善于推陈出新。
周总理青少年时期,就能写一手金石味十足的楷书,并以一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立下宏伟志向,把那种大公无私的使命感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此时期他的书法,以楷书为主,行楷为辅,字体挺拔刚健,雄强峻峭,锋芒毕露,青年人的豪情壮志在他的笔下一览无余。
中年时期,周总理的书风逐渐走向含蓄内敛,在结构和笔法上,少了锋芒,多了厚重,更善于在书法中流露自己的真性情。
晚年时期,周总理对书法的认识更上一层楼,落笔娴熟,自然成趣,结字美观,令人赏心悦目,用笔沉着稳健又不失灵动潇洒,章法严谨而大气,把温润典雅的“秀美”型书法和雄强大气的“壮美”型书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真正达到了刚柔并举的境界。
欣赏他晚年的书法,才能真正领略到什么是“书如其人”,完全可以说,他晚年的书法直接突破了“技法”的限制,而进入了“道”的自由大境。
周总理题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每个字有骨有肉,字里行间既透露着温文尔雅的书卷气,又散发着一种凌厉之美,堪称他晚年最重要的书法代表作。
对于周总理的书法,有人这样评价,我很认同,说道:周总理的风采、人格、才气和胆识是非常出色和迷人的。他的书法只是他优秀品质的一个小角落,是他文采的附产品,已射出耀眼的光芒。
相关问答
具有装饰性,是西汉直至汉末的通用书体。从编年资料来看,汉隶包括21批资料,即汉10——23,汉25——27、汉29、汉31、汉33——3...从编年资料来看,汉隶包括21批...
碑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因此在制作碑刻时一般会选用一些与众不同的字体,以突出其独特的艺术效果。常用的碑刻字体包括:隶书:隶书是一种笔画瘦长、线条流...
本回答主要探索后汉以来碑文的风格“讲究。”至于现在的墓碑书体,自然有现成的几种书体由电脑控制,用户随意,余不~从碑文书体看中国文字的演化(张迁碑,...本...
碑文可以用魏碑或隶书,当然也可以用楷体,最好是魏碑体。碑文可以用魏碑或隶书,当然也可以用楷体,最好是魏碑体。
碑文一般由时间、正文、落款和字数限定四部分组成。时间即建墓时间,写在墓碑右侧,不写在最上面,总是在全碑三分之二的地方开始写,字体应该写得很小。正文...
给亲人建坟墓的时间应该写在墓碑的右方、通常用小字体在墓碑的三分之二处写。正文也就是写墓主的姓名,如果是夫妻、名字应并排写、男居右女居左。字数应为单数...
此碑文字体疏朗,结字方整疏阔,行笔斩截劲利,气度雍容典雅,为汉隶成熟期著名的作品之一。碑额篆书结体长短随字结构,行间茂密,和而能变,与碑文隶书同出一人...
咏柳碑文是柳字体,是柳公权所创。咏柳碑文是柳字体,是柳公权所创。
第一、我们给亲人建坟墓的时间,应该写在墓碑的右方而不会是在顶端,通常我们用小字体在墓碑的三分之二处写。第二、正文也就是写墓主的姓名,如果是夫妻,名字...
古墓碑上出现现代简体字也曾有过,如汉献帝陵墓碑上出现过现代简化字,唐代刘济的墓志铭中也出现过现代简体字。据有关资料记载,古墓碑上出现简体字,是因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