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党政机关公文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2012年6月2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 9704-2012)。该标准于2012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标准是对国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1999 )的修订,对公文用纸、印刷装订、格式要素、式样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公文用纸幅面尺寸
公文用纸采用GB/T 148中规定的A4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 mm×297 mm 。
页边与版心尺寸
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 mm±1 mm,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版心尺寸为156 mm×225 mm 。
字体和字号
如无特殊说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号仿宋 体字。
行数和字数
一般每面排22行 ,每行排28个字 ,并撑满版心。
发文机关标志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发文机关标志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mm ,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 ,颜色为红色,以醒目、美观、庄重为原则。
联合行文时,如需同时标注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一般应当将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如有“文件”二字,应当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
单一机关发文带“文件”二字
多个发文机关联合发文不带“文件”二字
发文字号
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 位置,居中排布。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
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
签发人
由“签发人”三字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居右空一字 ,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签发人”三字用3号仿宋体字 ,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 。
如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按照发文机关的排列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均匀编排,一般每行排两个姓名,回行时与上一行第一个签发人姓名对齐。
单个签发人
多个签发人
版头中的分隔线
发文字号之下4mm 处居中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分隔线。
标题
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 ,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 ,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主送机关
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置 ,居左顶格 ,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 。
正文
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 ,编排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 、第二层用楷体字 、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
附件
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 “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 XXX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单个附件
多个附件
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
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 ,印章用红色。
单一行文发文机关
两个机关联合行文
五个机关联合行文
版记中的分隔线
版记中的分隔线与版心等宽,首条分隔线和末条分隔线用粗线(推荐高度为0. 35 mm ),中间的分隔线用细线(推荐高度为0. 25 mm )。首条分隔线位于版记中第一个要素之上,末条分隔线与公文最后一面的版心下边缘重合。
抄送机关
如有抄送机关,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 ,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上一行、左右各空一字编排。“抄送”二字后加全角冒号和抄送机关名称,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后标句号。
如需把主送机关移至版记,除将“抄送”二字改为“主送”外,编排方法同抄送机关。既有主送机关又有抄送机关时,应当将主送机关置于抄送机关之上一行,之间不加分隔线。
版记要素
页码
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 ,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 ;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 mm 。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
现在,机关领导都喜欢妙手著文章的“快枪手”,却很少有人能腾出时间、精力教新人如何把握公文格式的问题,所以能够自学成才的,都是有心人 。因公文涉及规范众多,指望写一篇文章就可以完全实现公文速成是绝对不现实的。本文仅着重就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目的在于新人少走弯路,老人温故知新 。
01
公文标题字体
公文标题应当是二号小标宋体 ,副标题用三号楷体,一般不用加粗 。许多人爱用小标宋简体、宋体、仿宋体、华文中宋、黑体,用小二号、一号,这都是不对的。
02
标题位置、格式
红头文件(即党政机关使用的带发文机关名称的文件俗称,文件头一般为红色)的标题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一行或者两行位置,非红头文件的标题编排于页面第一行 即可。
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发文机关单独一行)
标题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 。多行标题排列使用正梯形、倒梯形或者菱形 ,不采用上下长度一样的长方形和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形。
如果是呈报领导审阅批示的非正式发文纸质件,一般无报批页且领导又可能有大段批示,此类可以在标题前多空几行,多多留白,以供领导批示。
公文如果有副标题,副标题应当随破折号另起一行;另外,标题中不应出现书名号和引号(转发通知除外) 。(如下图)
03
正文的有关要求
正文是公文的主体。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 ,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 ,编排在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 。这里着重强调下仿宋体字尽量用“仿宋_GB2312”(即国标仿宋),不要用”仿宋” ,因微软自xp系统之后开发的win7、win8、win10系统的“仿宋”字体,将此类文档拷贝到xp系统,仿宋字体就变成了黑体。
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用“一、”“(一)”“1.”“(1)”标注,不能逆向 ,这里尤其要注意一后面是顿号,1后面是点(实心的圆点) ,(一)和(1)后面无任何标点符号 。特殊情况下可以做适当调整,一般第一层用三号黑体字,第二层用三号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三号仿宋字体 标注(多指小标题的字体)。这里,常见错误是滥用顿号,“(一)、”“1、”“(1)、”都是不对的。
正文涉及数字、年份的,一律不得拆行。
有多级小标题的法规性公文,第一层次编、章的序号及其标题(如“第一章总则”)用三号小标宋体居中排印,上下方各空一行;第二层次(如“第一条”)用三号黑体字排印,后空一字接排正文(具体可参考“得道”会员资料库的15种常用公文范例)。
单独的小标题,末尾不标注标点符号;小标题之后接着带正文的,末尾用句号 。
04
附件的要求
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即一个附件的格式是附件:×××)。如果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 ×××”);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写成“附件1:”、“附件:1、”“附件一:”等都是不对的;另外附件回行采用自然段格式也是不对的 。
附件说明之后,才是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顺序不得颠倒。(如下图)
附件应当另起一面编排,不得与正文同面,但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三号黑体字顶格编排 ,编排在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第三行,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如下图)
05
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
发文机关署名应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规范化简称为“国家发展改革委”。
成文日期应当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 ,如“2015年12月30日”,而非“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日”。
06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机关上报请示、发通知或公函,往往会留具体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宜放在“发文单位、成文日期”下方空一行 ,居中排列,并用括号 ,联系人与电话之间用逗号隔开。(如下图)
07
关于文种
按照现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公文种类有15种(以往的规定是13种已作废),分别是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文种具体用途和范例详见老笔头公众号第二篇原创文章 ,在此不再赘述。
总结、要点、方案、计划、安排、规划、建议和答复,都不属于正式的公文文种,但实际工作仍需经常用到。大家要注意以上两者的区别。
着重谈一下最容易混淆的是报告和请示 。报告主要适用于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询问。请示主要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是陈述某一情况,请上级阅知 。请示是提出请求事项,请上级予以答复 。报告的受文主体没有答复义务,请示的受文主体则有答复义务。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绝对不存在《关于××××××的请示报告》,这是错误的,属于文种混用(具体可参考老笔头“得道”会员资料库的15种常用公文范例)。
再谈一下通报和函。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通俗的说好事、坏事都可以通报,并不是通常理解的通报只用于批评;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绝对不允许给上级机关发函,给上级机关要么是报告,要么是请示。
08
关于公文的诸多细节问题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对公文而言同样如此。
(一)公文起草 。公文起草应当做到:
1.符合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
2.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
3.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练。
4.文种正确,格式规范。
5.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进行论证,广泛听取意见。
6.公文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起草单位必须征求相关地区或者部门意见,力求达成一致。
7.机关负责人应当主持、指导重要公文起草工作。
(二)公文审核 。公文文稿签发前,应当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
1.行文理由是否充分,行文依据是否准确。
2.内容是否符合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是否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是否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
3.涉及有关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经过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
4.文种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人名、地名、时间、数字、段落顺序、引文等是否准确;文字、数字、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用法是否规范。
5.其他内容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有关要求。
需要发文机关审议的重要公文文稿,审议前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初核。经审核不宜发文的公文文稿,应当退回起草单位并说明理由;符合发文条件但内容需作进一步研究和修改的,由起草单位修改后重新报送。
(三)签发 。公文应当经本机关负责人审批签发。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党委、政府授权制发的公文,由受权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或者按照有关规定签发。签发人签发公文,应当签署意见、姓名和完整日期;圈阅或者签名的,视为同意。联合发文由所有联署机关的负责人会签。
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格式由“签发人”三字加全角冒号加和签发人姓名组成,居右空一字,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签发人”三字用三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三号楷体字。
如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按照发文机关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依次均匀编排,一般每行排两个姓名,回行时与上一行第一个签发人姓名对齐。
(四)发文字号 。用三号仿宋字体,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标注公元纪年全称,用六角括号标明;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发文机关代字应当准确、规范、无歧义、易识别,并固定使用。如“青政办发〔2015〕3号”,而不是〈〉等括号。
平行文、下行文的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两行位置,居中排布;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三、四的相关描述如下图,三种情况)
(五)公文用纸 。采用国际标准A4型,以前是政府机关用A4纸,党的机关用16K纸,目前已党政统一。
(六)数字和英文 。标题、正文中所有阿拉伯数字与英文,建议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用仿宋字体也可。现代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事物、现象、事件,名称的书写形式中包含阿拉伯数字,已经广泛使用而稳定下来,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如:“7•5”事件、“12•5”枪击案。但是,汉语中长期使用已经稳定下来的包含汉字数字形式的词语,应采用汉字数字,如:五四运动、“一•二八”事变、“一二•九”运动。如果要突出庄重典雅的表达效果,应使用汉字数字。如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不应写为“11届全国人大1次会议”;十八届四中全会,不应写为“18届4中全会”。对于法律文书引用法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不应写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40条”。
(七)书名号 。书名号的形式有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两种。当书名号中还需要书名号时,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例如,欢迎订阅《〈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学习读本》。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用尖括号或数学中的“大于号”或“小于号”代替单书名号,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学习读本》。
(八)连接号 。连接号的形式有短横线“-”、一字线“——”和浪纹线“~”三种。标示相关项目(如时间、地域等)的起止,一般用一字线,有时也可用浪纹线。实践中常见错误是用短横线代替一字线,如《×××××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正确表述应该是《×××××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
(九)页面设置 。一般要求为每页22行,每行28个字。公文左边界28毫米,右边界26毫米,天头(上边界)37毫米,地脚(下边界)35毫米。
(十)页码 。正式公文的页码用四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单页码居右,双页码居左。公文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如下图)对于非正式公文的页码设置,大家可以随意,但也基本位于页面最下方,以居中、靠右为多。
(十一)常见错字 。如“检查和检察”、“截至”和“截止”、“制定”和“制订”、“做”和“作”等。
写作本身就是一门大学问,公文写作枯燥,却有许多讲究;文字工作没有捷径,要下苦功夫,加强学习,努力钻研,总结积累。老笔头作为公文领域首批原创公众号,“得道”会员作为上线最早、内容最全的综合公文品牌,目前推送的300多篇文章、上传的500万字范文,目的也是尽力实现介绍思维方法与提供精品范文的统一,从而使大家既有方向也有标杆,更快地提升脱颖而出的文字能力 。
相关问答
公文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一般用二号小标宋体,与红色分割线下空两行位置,梯形或者菱形居中排列。主送机关,位于标题下空一行位置,左顶格回行依旧左...
一般使用宋体,正文字号一般为小四号或五号。一般公文的字体、字号设置标准如下:1.字号由发文机关以醒目美观为原则酌定,但一般应小于22mm×15mm(高×宽)。...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规定,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应采用3号仿宋体字。对于特定情况,可以适当调整字体和字号。根据规定,标题一般应使用2号小标宋体字,并排...
不知你是不是想问国家公文的标准,通常正文字体为三号仿宋(也就是16磅),标题用“小标宋”字体二号。给你一个标准样式,看一下Word就是把【图表】放在【图片】项...
公文写作,一般字体格式为仿宋体,字体大小3号,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1、幅面尺寸公文用纸采用GB/T148中规定的A4型纸,其...
一、文章的大标题:宋体、二号、加粗、居中。二、文章的大标题与文章的一号标题之间,空一行,空行的字体要求:黑体、三号、空两个字。三、文章的一号...一、...
word正式文件格式:标题必须居中,字号为2号方正小标宋,不需要加粗。如果标题过长可分多行,词句之间必须意思连贯、对称。正文分为标题和正文:一级标题:如...
纸张和尺寸:公文用纸一般采用A4型纸,尺寸为210mmx297mm。根据实际需要,公文用纸的大小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页边距和行距:页边距上边距为3.7厘米...
公文字体、字号要求一、标题、字号1、主标题二号方正小标宋;2、一级标题:“一、”三号黑体;3、二级标题:“(一)”三号楷体加粗;4、三级标题:“1.”...
政府公文写作排版中公文格式的字体要求1、文头字体:大号黑体字、黑变体字或标准体、宋体字套红色。2、标题字体:宋体、黑体,字号要大于正文的字号。3、正...